目录

2022-10 困境、挣扎与追寻之旅

Show Notes

03:08 喜欢的人,会发光诶!

16:23 从男友到老公的观察之路。

20:46 如何释放自己的情绪?

28:51 回避型依恋:被喜欢是贷款,是海浪。

40:18 喜欢一个人,一点都不丢脸。

42:48 我现在学会了,情绪稳定地和老公吵架。

49:02 因为那些喜欢,我们有了怎样的改变?1


生活

杭州之行

国庆开始了跑毒之旅,先在杭州游玩了三天。起了个大早在清晨赏了西湖,大清早人很少真切体会到了「水光潋滟晴放好」,好想绕着她跑步呀!吃了杭帮菜,逛了大商超,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和究极倒霉蛋儿杨同志以及葆哥(这家伙怎么比我还像第一次来杭???)的顺利会面啦。祈愿两位能早日学成,有缘再会啦 🤗。

https://image.philohao.com/images/20221003_xihu.jpg
西湖·早上好呀!

https://image.philohao.com/images/20221003_lwfgta.jpg
雷峰塔·白蛇传

https://image.philohao.com/images/20221003_nsthli.jpg
杭帮菜·弄堂里

https://image.philohao.com/images/20221003_hh.jpg
杭州拜拜啦!

月报回归

6-9 月没有更新月报一方面是我懒癌发作,一方面是我整个人的情绪陷入了困境,实在是没有活着的感觉、更没有写些什么的力气了,整个人因为一些私人的事情备受煎熬。趁着国庆从杭州辗转跑毒跑回了老家住了几天,倒是有一个意外收获 —— 部分掰正了我的晚睡恶习!

回到广州之后,明显感觉到自己这几个月心理层面出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在整个十月里开始尝试放空自己,不再沉湎于幻想中边痛苦边深陷,不再无时无刻不想着学些什么输出些什么,不再心心念念着找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每天只给自己安排一项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只要完成了它便算是完成了当天的生存任务可以毫无负担的安心了 —— 像好好洗个头、去房顶晒两分钟太阳、把一块儿地砖擦干净之类的,然后就是下班回家想躺着就闷头一觉不起,想去四处溜溜就骑车漫无目的的出发,这样过了大半个月慢慢自己生活的能力也逐渐回归,生活的阴影也少了很多。所以十月,月报又回来啦,我也回来啦 😇!

图 · 在|路|上

https://image.philohao.com/images/20221015_qixk.jpg
那一天骑了很久,中午在公园睡着了

https://image.philohao.com/images/20221022_lmhx.jpg
徒步云道时看到一朵莲花绽开,光影正好


捕获

平方投票法

本月我朝圣上再次以「全票通过」当选,咱也择个小角度蹭个擦边热点,趁机分享一篇最近读到的介绍新型投票方式的文章。

《「平方投票法」是什么?「一人一票,票票等值」是民主制度的唯一最佳解吗?》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一人一票,票数相等”的简单多数制民主模式的投票方式 —— 「平方投票法」:

  • “1 个公民= 1 票” –> “一个公民= 100 点“
    每个公民都有相同数量的点数,可以在投票时兑换成真正的选票。但是,在同一场投票中,要使用更多选票就需要花费平方倍的成本。例如:1 张选票只需用 1 点兑换,2 张选票需要用 4 点兑换,3 张选票需要用 9 点兑换。

  • 该概念是通过分配投票来表达偏好,再以平方计算增加额外票的成本,以解决“多数暴力”的问题
    公民都先得到一样的点数,在同一场投票中要兑换使用更多票时,必须花上平方倍的成本。投票者可以自由分配权力的使用,但当他对一个议题要动用大量权力、表达强烈意见时,同时也需要付出更多“边际成本”。

书影音记录

  • 《乌龙山伯爵》
    开心麻花的舞台剧,国庆去杭州时看的,人生第一次看舞台剧。整个表演一幕接着一幕有着很好的节奏感,让我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场实体电影。虽然里面大量使用低俗梗来制造笑点,但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想要真正被逗乐还挺难的,因为总会联想到更深层次的社会及心理层面的东西,反而会觉得既轻浮又沉重。不过那段经典台词还让人挺上头的,并且出来后我还和朋友模仿了一遍呢 😂:

    你的眼睛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
    我好想站在你的鼻尖上,扎个猛子!
    哦对了,我不会水…

    哦别!别救我!
    让我淹死在你清澈的眼神里!

    哦不!救我救我!
    我不想让我的尸体浑浊了你的眼神..

  • 《万里归途》
    同样是在国庆节期间去杭州时到电影院看的,一部关于撤侨行动的电影。与《战狼》系列和《红海行动》相比,这部电影要有人味儿得多,没有过度施力去迎合对个人英雄主义和民粹爱国主义的宣传鼓动,主要着力点放在了展现在战争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又坚定信念、为生存而努力挣扎与抉择的普通人类。

  •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国庆节回老家时看的书,让我感到看得十分艰难。作为一个喜欢沉浸带入在情节中的读者,这些情节和笔触太过折磨人,一度令我难以忍受。读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会感到不适,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被折磨却无法摆脱的无力感,那种痛与美。然而这是一位作者用生命写出来的文字,一旦开始阅读就有种必须要读完、否则对不起自己和作者的强烈情感。

  • 《布达佩斯大饭店》
    一部不适合我现在观看的电影,主要是因为我对人家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太少了。因此,我看得云里雾里,无法完全理解电影的精髓和价值,只是觉得色彩与构图实在妙绝,更多的便真是两眼一摸黑,只能靠看剧评才能明白到底在讲啥这样子 😮‍💨。

  • 《土拨鼠之日》
    这是我和朋友第一次在腾讯会议上看的电影。实际上,我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部电影评分那么高。看的时候总会去想这样子产生的改变以及得来的一切,真的不会有心理负担吗?虽然我知道主人公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并最终成功改变自己,只是如果只有自己有无限的资源能不断尝试,想要的怎么会得不到呢?对她人的人生这样做真的合适吗?如果能从这个喜剧中找到笑点,那很好;但要说能看出啥哲理性,我的评价是 —— 那还是算了 😅。

  • 《阳光普照》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第一感受是导演可能想要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无法到达某种境界。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那些难以言说的孤独和憋在心里无法倾诉的话语,这世间的人儿啊,都渴望找到一个能够发现并接纳真实自己的知己。


见闻

门当户对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 —— 学历差距会对婚姻生活有影响吗? 全文不长但内容很紧实,娓娓道来感觉很温馨。也没啥拆开揉碎去挑刺出来批驳或者深入探究什么的想法,只是确实看完第一时间关于「门当户对」有冒出一些思考:

以前在村子里参加大人婚事,听他人相亲逸闻时,经常会听到物质上的门当户对于婚姻关系来讲是很重要的 —— 道理很简单,虽然像是学历差距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直接影响婚姻生活质量的因素,但是由于教育背景不同可能会导致夫妻在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引发沟通障碍、生活不协调等问题,最终影响婚姻关系。

所以,需要厘清的是,在大多数正常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中,是观念、性格等方面(这些藏在学历、地位和财富之后的更加深层次的因素)的融洽与否,在影响着彼此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这种意义上「门当户对」代表的应该是认知与观念的协调,那亲密关系的达成最主要还要看两人能不能达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能够认识到差异、尊重彼此,以平等、尊重和理解的态度相处,共同经营一段和谐健康的关系。

作者和妻子的关系非常传统却也非常温馨,他们互相尊重对方的角色和贡献,理解和珍视对方的想法和顾虑。很感人,他的妻子十分支持和理解他的工作,虽然她可能完全不了解他所从事的专业,但她愿意倾听、理解并与他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这不仅是表达彼此之间感情的方式,也是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和幸福的重要因素;他也能认识到妻子的家庭教育比自己所受到的更加注重家庭的温馨和亲密关系,承认自己很多方面的不足并逐渐改善,关心爱护妻子,两人相互分享生活中的小事,从对方的身上补足了自己,这进一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理解,可以说他们注重的是爱情、家庭以及对生活的认可,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能看到彼此的好,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


思索

想法很多、很杂、很乱,情绪波动变化还是很大,从国庆开始几个城市跑到返回广州回归工作,这个月的生活也算是比较丰富多彩了,但每天我的情绪依旧像海浪一样不断地翻滚、漂浮不定。因此,我迟迟不能静下心来「思索」,希望等待一段时间后能够更加安定一些吧。